破产清算

首页 > 破产清算

公司注销后,原先债务谁来承担

时间:2012-04-18 22:34:51   访问量:

公司注销后,原先债务谁来承担

A公司长期为B公司提供汽车维修服务,为此,B公司拖欠A公司维修款共计9000元。A公司数次索要未果,遂将B公司诉至法院。

A公司=======B公司--股东:某甲

股东:某乙

庭审期间,B公司的诉讼代理人某甲承认B公司业已注销,并向法院提交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注销核准通知书》。原告诉称,B公司系某甲与其夫某乙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注销是为了逃避公司债务,并请求追加某甲、某乙为共同被告。法院遂依法追加某甲、某乙为共同被告。

经法院查明,B公司确又某甲与某乙出资设立,某乙任董事长,某甲任董事。半年前,股东会决议清算B公司,并成立了清算组。后B公司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递交了企业注销申请,并于当月在《中国工商报》上连续三次公告了申请注销事宜,并明确了公司债权人向清算组申报债权的期限,但是没有将该事宜直接通知本案债权人A公司。清算组在作出清算报告,认定公司无任何债权债务后,将公司剩余资产分配给某甲和某乙。

法院认为,B公司因股东合意终止,股东作为公司终止的直接决定着和公司清算后剩余资产的最终受益者,理应组织好公司的清算工作,依法妥善处理好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但是,B公司在清算过程中,股东未尽清算义务,从而造成清算行为存在瑕疵。根据《公司法》第186条的规定,公司清算告知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当以通知为原则,只有通知不能时,才可以公告形式告知。公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告知手段。本案B公司虽然已连续公告了三次,但其明显只是为完备法律手续,走走形式而已,在明知A公司债权存在并可以通知的情况下,消极履行通知义务,违反了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此外,某甲、某乙籍此占有了B公司大量剩余资产,已构成了不当得利。最终法院判决某甲、某乙应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本文标签:

关于律师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深圳企业法律顾问律师
邓杰律师
深圳公司法律顾问律师
炜衡律所
邓杰律师,法律硕士,执业于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证号为14403201810022100。邓杰律师现(或曾)兼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听证员、深圳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法律类),曾担任深圳市某区政府部门公职律师、建设工程定标专家、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员,在建筑工务、政府采购等政府系统工作多年,十分熟悉政府办事程序规则,较为擅长互联网+平台(含区块链、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软件程序等)、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含工程结算、房屋买卖、征收拆迁、物业管理等)、知识产权、采购招标等领域法律实务,可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富有针对性的法律风险防控解决方案,能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各类合法权益。

专业

深耕厚植精研多年

尽责

全力办理委托事项

务实

扎实维护合法权益

中国企业法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2021 qiyel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由法脉网专业提供
本站地图

扫一扫,存名片

律师名片

QQ扫一扫

QQ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