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务

首页 > 劳动法务

离职经理涉嫌伪造合同骗提成款 法院判决认定诈骗罪成立课刑6年

时间:2012-05-29 20:33:15   访问量:
零售经理王涛离职后,伪造合同向原公司索要业务提成和经济补偿金100万元,并通过仲裁获赔约80万。此后他的劳动合同和销售合同都被发现是伪造的。昨天上午,王涛被海淀法院认定诈骗罪成立,判处6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6000元。

离职经理伪造合同骗补偿金78万获刑6年(图)

 

  昨天,被告人王涛在法庭上听候宣判,获悉判决结果后,他的表情很是不服。 本报通讯员 李森 摄

  本报讯 (记者王秋实)零售经理王涛离职后,伪造合同向原公司索要业务提成和经济补偿金100万元,并通过仲裁获赔约80万。此后他的劳动合同和销售合同都被发现是伪造的。昨天上午,王涛被海淀法院认定诈骗罪成立,判处6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6000元。

  法院查明,2007年4月,33岁的王涛应聘到北京杰尔可邦科贸有限公司担任零售经理,负责经营建材洁具。一年多后,该公司与王涛解除了劳动合同。2009年3月,王涛持劳动合同和销售合同,向海淀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杰尔可邦公司按照劳动合同及销售合同的约定,向他支付拖欠的业务提成款80万元和拖欠的经济补偿金20万元。2009年4月28日,海淀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杰尔可邦公司向王涛支付提成款63万余元及拖欠的25%经济补偿金15万余元,共78万余元。

  但王涛并不满意,他向海淀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支付绩效工资及经济补偿金近90万元。该公司在反诉的同时,发现王涛提供给仲裁委的合同是伪造的,于是向海淀警方报案。2009年8月,因此案涉及刑事案件,法院决定中止民事审理,等待刑事审理结果。

  开庭时,检察机关认为,王涛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王涛当庭坚决不认罪,坚持说向仲裁委提供的两份合同都是公司老板跟他正式签的,公章也是真的,他是受到了刑讯逼供。

  对于伪造合同一事,该公司解释说,他们对公章的管理不是很严格,王涛由于工作原因手中有一份盖过章的备用合同。而王涛伪造的业绩合同条款都是他自己编的。

  昨天,法院审理认为王涛的诈骗罪名成立,判处他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000元。对于王涛声称的刑讯逼供,经过检方反渎职处的调查,已作出了不立案的决定。听到宣判后,王涛表现得很是不服,他称,对判决有意见,“上诉呗!” 

关于律师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深圳企业法律顾问律师
邓杰律师
深圳公司法律顾问律师
炜衡律所
邓杰律师,法律硕士,执业于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证号为14403201810022100。邓杰律师现(或曾)兼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听证员、深圳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法律类),曾担任深圳市某区政府部门公职律师、建设工程定标专家、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员,在建筑工务、政府采购等政府系统工作多年,十分熟悉政府办事程序规则,较为擅长互联网+平台(含区块链、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软件程序等)、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含工程结算、房屋买卖、征收拆迁、物业管理等)、知识产权、采购招标等领域法律实务,可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富有针对性的法律风险防控解决方案,能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各类合法权益。

专业

深耕厚植精研多年

尽责

全力办理委托事项

务实

扎实维护合法权益

中国企业法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2021 qiyel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由法脉网专业提供
本站地图

扫一扫,存名片

律师名片

QQ扫一扫

QQ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