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融资

首页 > 借贷融资

博士后透支信用卡不还买名牌 被判信用卡诈骗罪入狱

时间:2012-09-06 16:24:24   访问量:

  原标题:博士后债务缠身仍透支买名牌

  □晚报记者程怡通讯员王治国报道

  博士后商人兰某公司破产债务缠身,仍“潇洒”刷卡,吃鱼翅做美容,出入高档商厦酒店,结果在6家银行欠下7.3万余元,且两次以上催收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近日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兰某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二万元,责令退赔违法所得。

  银行报案透支消费5年未还

  今年3月,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向警方报案称,一名兰姓男子在该行申领信用卡后,自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持卡透支消费取现,2007年1月后便再未还款。经统计,兰某在该行共透支本金1.2万余元。 2007年初,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向兰某发送清账通知,并多次打电话催收,而兰某以生意出问题、人在外地等借口搪塞,但始终没有归还透支款。

  警方立案侦查后,将在闵行区一网吧上网的兰某抓获归案。到案后,兰某如实供述了透支上海银行信用卡长期未归还的犯罪事实,并主动交代了在另外5家银行透支未还款的犯罪事实。

  事后经统计,兰某透支6家银行信用卡的本金累计达7.3万余元。

  公司破产无力还款仍高消费

  今年45岁的兰某来自贵州,曾是南京某知名高校的博士、上海一著名高校桥梁工程专业的博士后,后从高校辞职“下海”经商。在亲人和同学眼中,兰某学有专长,事业又顺风顺水,是成功的博士后商人。他怎么会还不起7万多元的信用卡透支款呢?

  “2005年我被人骗了,因为经济困难无法及时还款,并不是故意透支。 ”在法庭上兰某这样辩解。他说,自己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个事情,被逮捕之前还拿回来一部分资金准备还上,但最终没有来得及。

  然而,6家银行从2007年到2012年的催收电话记录却显示,兰某要么不接电话,要么以各种借口推脱。 “我曾向上海银行、建设银行还了几百元表示诚意。 ”兰某说。

  其实,兰某此前收入并不低,但自从2006年生意失败后,开始向同学朋友举债。 2006年12月,他还因欠债50万元拒不执行判决,被浦东法院司法拘留15天,后不得不卖房还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信用卡消费明细显示,兰某仍然在买名牌高消费。

  泪洒法庭博士后获刑近三年

  由于兰某无力聘请律师,法院征得同意后,为他指定了辩护人。辩护人提出,兰某到案后认罪态度好,并交待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情况;他是由于公司破产不能及时还款,与恶意透支不同。考虑到兰某无前科系初犯,又是国家培养的专门人才,恳求法院能予以轻判,让他早日回归社会,发挥其聪明才智。

  而在最后陈述时,兰某也是泪洒法庭。他当场提供了老家亲人、老同学的手机号码,希望他们能代为赔付。然而经法官庭后联系,兰某的亲人和同学均表示婉拒。

  法院认为,被告人兰某恶意透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鉴于兰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有坦白情节,应当从轻处罚。据此,法院作出上述从轻判决。 

关于律师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深圳企业法律顾问律师
邓杰律师
深圳公司法律顾问律师
炜衡律所
邓杰律师,法律硕士,执业于北京市炜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证号为14403201810022100。邓杰律师现(或曾)兼任深圳市人民政府听证员、深圳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法律类),曾担任深圳市某区政府部门公职律师、建设工程定标专家、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员,在建筑工务、政府采购等政府系统工作多年,十分熟悉政府办事程序规则,较为擅长互联网+平台(含区块链、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软件程序等)、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含工程结算、房屋买卖、征收拆迁、物业管理等)、知识产权、采购招标等领域法律实务,可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富有针对性的法律风险防控解决方案,能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各类合法权益。

专业

深耕厚植精研多年

尽责

全力办理委托事项

务实

扎实维护合法权益

中国企业法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2-2021 qiyela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由法脉网专业提供
本站地图

扫一扫,存名片

律师名片

QQ扫一扫

QQ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咨询